走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主要范圍是中國圖們江區域的核心地區,即
吉林省范圍內的長春市、吉林市部分區域(長春市部分區域是指長春市中心城區(含九臺區)、德惠市、農安縣;吉林市部分區域是指吉林市中心城區、蛟河市和永吉縣)和延邊州(簡稱長吉圖),總面積約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770萬人。這一區域面積和人口均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經濟總量占二分之一,是中國參與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核心地區和重要支撐。按照規劃綱要,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將以琿春為開放窗口、延(吉)龍(井)圖(們)為開放前沿,以長春、吉林市為主要依托,實施邊境地區與腹地聯動開發開放,率先突破、率先發展,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經濟隆起帶和對外開放的先行區,帶動吉林加快發展振興。 區域內有長春西---長春---龍嘉---吉林---琿春(未來延伸到海參崴)高鐵和長春---龍嘉---吉林---琿春高速公路這2個極為優越的交通硬件設施!
根據《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長吉圖地區未來發展目標是成為我國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區域,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以及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建設成為我國沿邊開發開放的先行區和示范區。 把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的國際合作平臺,建設成為內陸地區沿邊開放體制創新的改革試驗區,培育成為產業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的率先發展地帶,形成帶動吉林和東北地區振興的重要引擎,為構建全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做出應有的貢獻。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戰略定位和功能定位,概括起來就是“四個重要、兩個區”,即使長吉圖發展成為中國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區域、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的重要平臺,培育成我國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建設成為我國沿邊開發開放的先行區和示范區。
建設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具有良好基礎和條件。一是有突出的區位優勢;二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三是有與東北亞各國密切的經貿合作;四是有較強的產業和科技支撐。
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的目標,是以2009年為基期,努力實現:一年良好開局,即2010年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全面啟動實施;三年明顯進展,即到2012年對外通道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批國際、省際合作園區形成一定規模;五年取得實效,即大約到2015年開放合作體制初步建立,長吉圖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十年實現跨越,即到2020年左右建成新型工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科技創新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和東北亞國際商務服務基地,形成我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一是區位條件獨特。長吉圖地處東北亞區域地理幾何中心。圖們江是我國內陸進入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q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2公里,肉眼清晰可見日本海。周邊分布俄、朝的自由貿易區和自由經濟區以及俄、朝兩國的10個優良海港。二是具有較強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域內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稟賦良好,可利用水資源、能源和松子,人參,鹿茸,林蛙,中草藥,各類食用菌類等東北地區的土特產資源豐富。大量建設預留地可供開發利用。與圖們江毗鄰的境外地區擁有富集的石油、天然氣、海產品、森林等資源,合作開發空間較大。三是科技和產業支撐能力較強。區域內大學、科研院所集中,產業基礎雄厚,汽車、高鐵等軌道交通產品,石化、農副土特產品加工產業在全國和全世界舉足輕重。同時,東北各省區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互補性越來越強,腹地經濟的支撐作用也將越來越明顯。
我國有黑龍江、湖北、湖南、河南、江西、陜西、山西、四川、貴州等十多個中西部內陸省份。由于多重原因,吉林省長期以來對高度發達的歐洲和日韓開放相對滯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東部地區較低。落實新的發展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需要解決吉林省開放帶動開發、加快發展這一重大課題。
下一詞條:
通化市的行政區號大全上一詞條:
吉林市的郵編大全開放詞條:
走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開放分類 :
首頁 >
知識之旅 >
吉林省»瀏覽吉林省黃頁